手机成人在线视频,91日日夜夜,一二三四高清免费观看韩剧,人人爽人人人,免费网站日本a级淫片免费看,脱胱了曰批男女一级,www.日韩精品

北京 紐約 倫敦 東京 中期主站 | 香港中期
首 頁 公司簡介 財經要聞 交易提示 中期研究 新手入門 投資寶典 名家論壇 精英團隊 開戶指南 聯系我們
中期研究
金融期貨
金屬期貨
工業(yè)品期貨
農產品期貨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qū)山東路22號 金孚大廈B座9層
電話:0532-85778570
傳真:0532-85778590
手機:15866832008 張經理
在線QQ972535197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農產品期貨
中紡棉花專項月度報告

一、國內棉花基差庫存分析及預測
 
    受國家收儲政策影響,2012 年 1 月以來,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漲多跌少, CC Index(328)從 1 月初的 19207 元/噸升至 1 月 31 日的 19271 元/噸,累計上升 64 元/噸,漲幅約 0.33%。2 月上旬,中國棉花價格指數除首日續(xù)漲外,接下來幾日開始小幅走跌,截止到 2 月 6 日,為 19275 元/噸。
    同期,進口棉價格指數漲多跌少,FC Index M 1%關稅下和滑準關稅下,分別從 1 月初的 13814 元/噸和 14893 元/噸升至 1 月 31 日的 14558 元/噸和 15425 元/噸,累計上升分別為 744 元/噸和 532 元/噸。2 月上旬,進口棉價格指數跌多漲少,截止到 2 月 6 日,分別跌至 14481 元/噸和 15372 元/噸。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 CCindex328 報 19281 元/噸,上漲 80 點,基差(現貨與鄭棉 05 合約之差)為-589 元,比 2012年 12 月 31 日的 251 元大幅走弱 840 點。美棉受美國棉花產量、庫存調減,庫存消費比下降等利好消息刺激,主力 3 月合約 1 月 24 日盤中最高反彈至近 84 美/磅,1 月 25 日有所回調,收于 80.52 美分/磅,較上月大幅上漲 7.16%。
 
    從棉花現貨庫存情況來看,收儲政策支撐,400 型加工企業(yè)全力收購交儲。截至 2 月 25 日 2012 年度棉花臨時收儲累計成交 6183180 噸,統(tǒng)計局預計,2012 年我國棉花產量 684 萬噸,目前已有 90.4%的新棉入儲,流通中的現貨資源極少。儲備棉投放方面,25 日計劃投放儲備棉 80054.4 噸,實際成交 14885.92 噸,成交率 18.59%,平均成交價 18760元/噸,折 328 級成交價為 19093 元/噸(公重)。
 

    受此影響,商品棉周轉庫存下降至 3 年來最低水平,據棉協棉花倉儲分會對 124 倉儲會員單位統(tǒng)計,截至 2012年 11 月底,商品棉周轉庫存總量為 31.5 萬噸,環(huán)比減少 11.3 萬噸,同比亦大幅減少 48.8 萬噸。據此推算,全國商品棉周轉庫存總量約為 38 萬噸,環(huán)比減少 13.3 萬噸。 商品棉市場供應的大幅減少亦使得棉花價格的基差構改變。截至 2 月 22 日,鄭棉 1305 合約與 CCI328B 指數基差擴大至 643 元/噸,鄭棉遠期合約價格略高于現貨棉價,但在鄭棉因倉單資源緊張問題沒有解決前,這種價差格局將延續(xù),鄭棉難以向現貨棉價靠攏。
 

二、國內棉花生產形勢分析及預測
 
1、 棉花種植比較收益分析
    從種植成本結構分析,棉花的種植相比小麥、玉米、油菜籽等主要競爭作物,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較高的人工成本。近來人工成本大幅上漲,東南沿海等地出現了較大規(guī)模的用工荒,棉花種植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這也是棉花價格雖然去年一年出現了大幅上漲而種植意向并未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從種植環(huán)節(jié)來看,春節(jié)過后 2--4 月又一波上漲行情,紡企銷售旺季,資金流轉較快,市場活躍。期貨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往往價格達到年度次高點或者高點。到了 5 月份有個回調,價格處于年度低點。一直到 6 月底。7、8 月份紡織準備秋季服裝,棉花將近新花上市,市場資源匱乏,價格自然高企。從種植規(guī)律來看,國內棉花現貨季節(jié)性走強,紡織原料價格整體走高;新疆籽棉價格較上月漲 0.1 元/斤至 4.2元/斤,棉籽價格較上月漲 0.08 元/斤至 1.1 元/斤,棉企加工費下降。棉副產品價格環(huán)比均上漲,其中棉籽和棉粕同比大幅上升。由此可見,四季度和一季度棉價走勢偏強,2、3 月棉花現貨價格上漲可能性較大;2 月棉花期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大,3-5 月期價走弱的可能性大;因此 2 月份存在高位做空的機會;2、3 月份可能是賣棉及賣保的重要時間段。
 

2、 棉花價格季節(jié)性分析
    從棉花季節(jié)性規(guī)律來看,鄭棉與美棉 1 月反彈,2 月將達到高點,3 月則開始回落。因此,可在 2 月逢高獲利了結多單并適當介入空單。截至 2 月 22 日,鄭棉與 ICE 期棉價差指數回升至 15.53%,同期鄭棉 1401-ICE1312 合約價差 8472 元/噸,可繼續(xù)增持買 ICE1312 賣鄭棉 1401 合約套利頭寸,中長期盈利目標至價差縮小至 7000 元/噸一線。
 
    這表明棉花在 2 月份整體市場走勢較為樂觀。目前國家棉花儲備充足,已安排出庫檢驗的儲備棉數量超過 300 萬噸,基本考慮到國內紡企的用棉需求。依照當前拋儲進度推算,1—5 月份將為國儲棉拋儲的集中期,此段時間國內棉花現現貨價格基本上會隨著拋儲價窄幅波動。此外,基于新年度播種面積減少及收儲政策執(zhí)行的利多因素影響,未來棉價的相對強勢而難出現大幅下跌。
 

三、棉花加工、棉紡及下游行業(yè)監(jiān)測
 
1、 新棉收購成本加工利潤分析
    春節(jié)期間,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保持平穩(wěn),4 級內地棉銷售價格為 19000 元/噸,3 級新疆棉銷售均價為 19500 元/噸,均與節(jié)前持平,成交延續(xù)清淡。受節(jié)假日及下游中小紡織企業(yè)經營壓力影響,現貨市場尚不活躍。受國家收儲政策影響,節(jié)后國內棉花現貨行情比較穩(wěn)定,開門收購棉花企業(yè)有所增多,部分棉企有提價收購籽棉的意向;紡企多是參加國儲棉競買,對現貨采購關注不高,高等級棉略缺乏,價格保持堅挺,國內皮棉現貨報價上漲。本月,按 C32S 棉紗指數 25916 元/噸、CCI 328B 指數 19297 元/噸計算,截至 2 月 22 日紡織企業(yè)紡紗將虧損 311元/噸;按 15488 元/噸進口棉平均成本(不含配額 價格)計算,紡織企業(yè)利潤可達到 3879 元/噸。以鄭棉 3 月合約對應價格采購棉花 用于紡紗則將虧損 479 元/噸,因此國儲與進口棉依然是紡織企業(yè)首選。


2、 紗價走勢及紗棉價差分析
    化纖方面,滌綸短纖報價持穩(wěn)為主,部分貨源報價小跌,商談優(yōu)惠仍為市場主流,江浙 1.4D 滌短報 11600-11700元/噸現款自提;下游逐漸復工,需求回暖暫不明顯,聚酯整體氣氛不佳,但原料 PTA 及 MEG 高位震蕩,成本支撐猶在,短期內滌短下跌空間有限。粘膠短纖市場報大致持穩(wěn),中端主流報價上調至 15000--15300 元/噸,高端在 15500元/噸,下游以剛需補貨為主,部分原料備貨已至 3 月中下旬,加倉操作較少,預計近期粘膠短纖以穩(wěn)中上揚為主。進入傳統(tǒng)消費季,下游需求愈漸疲軟,市場成交情況依然保持低迷,僅有部分品種保持動銷。 而隨著國內棉花收儲的推進,現貨市場高等級棉資源趨緊,棉花現貨價格上漲速度略有加快,而此前相對低位的外棉價格也基于下游需求向好而不斷高企,給用棉企業(yè)帶來較大壓力。盡管上游原料 市場從成本方面予以棉紗價格支撐,但相較于疲軟的下游需求和相對低廉的進口棉紗替代,國內棉紗價格上漲乏力。

 

3、 紗布產量月度監(jiān)測
    節(jié)后紗線市場整體行情清淡,雖則紗廠出廠報價堅挺,但實際成交不多,成交伴有商談,廠商坐地觀望為主。外圍商品大幅下挫,紗線市場交投恢復進度或將延遲,但成交放量是必然趨勢。受節(jié)后用工荒影響,多數紡企產銷尚處于低位,雖已開工但開機率處于低位;部分廠商亦因原料庫存處于低位而開機限產。據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 年 12 月,我國紡紗產量為 323.8 萬噸,同比增加 51.5 萬噸,增幅 18.9%;環(huán)比增加 7.1 萬噸,增幅 2.2%。2012 年 9-12 月,我國紗產量累計為1242.1 萬噸,同比增長 17.41%;2012 年 1-12月,我國紗產量累計 3333.3 萬噸,同比增長 15.2%。同時,從 2012 年各種布類產量來看,布總產量穩(wěn)步增長,2012 年 12 月產布 65.62 億米,同比增長 15.29%,2012年 1-12 月布總產量達 659.71 億米,同比增長 11.56%。從分項產量來看,棉布產量增速有放緩趨勢,棉混紡布產量增速較快,12 月產量同比增速達 44.4%,化纖布產量變動相對較大,可能更多受到化纖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但仍呈
現不斷增加的趨勢。

4、 服裝家紡產量月度監(jiān)測
 
    2012 年 12 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 241 億美元,同比增加 10.84%,增幅較上月擴大 7.98 個百分點,環(huán)比增加 14.91%,增幅較上月擴大 22.73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 85.72 億美元,同比增加 3.25%,增幅較上月擴大 2.31 個百分點,環(huán)比增加 5.68%,增幅較上月擴大 4.91 個百分點;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55.29 億美元,同比增加 15.52%,增幅較上月擴大 11.43 個百分點,環(huán)比增加 20.73%,增幅較上月擴大 33.25 個百分點。2012 年 1-12 月,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 2549.83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70.28 億美元。同比增加 2.83%,增幅較去年同期縮減 17.22 個百分點。

5、化纖滌綸產量及棉滌比價月度監(jiān)測
    12 月以來,滌綸短纖價格漲多跌少,由 12 月初的 10570/噸漲至 12 月 31 日的 11250/噸,累計上升 680 元/噸,增幅為 6.43%。粘膠短纖價格跌多漲少。由 12 月初的 13950 元/噸跌至 12 月 31 日的 13750 元/噸,累計下滑 200 元/噸,減幅為 1.43%。2013 年 1 月上旬,滌綸短纖強勢上漲,截止到 1 月 9 日,漲至 11750 元/噸。粘膠短纖價格一路上行,截止到 1 月 9 日,升至 14170 元/噸。

    1月以來,滌綸短纖價格漲多跌少,由 1 月初的 11500/噸漲至 1 月 31 日的 11610/噸,累計上升 110 元/噸,增幅為 0.96%。粘膠短纖價格漲多跌少。由 1 月初的 13800 元/噸漲至 1 月 31 日的 14450 元/噸,累計上升 650 元/噸,增幅為 4.71%。滌短報價再次走軟,下游采購謹慎觀望;粘短報價強勢拉漲,產銷逐漸恢復。目前港口的庫存壓力大,特別是印度棉,對行情形成壓力,企業(yè)的促銷心理加重,希望能盡快出貨回籠資金。因進口配額政策尚未明確,國內紡企多以小批量拿貨為主。從棉滌比價情況來看,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由于收儲超 75%新棉,現貨市場高等級棉資源偏緊,現貨價格上漲動力加強。持續(xù)上漲的棉價給本就需求疲軟的用棉企業(yè)以較大壓力,主要替代品化纖滌綸產品方面,盡管短期會隨上游石油等 原料價格有上漲行情,但總體上漲乏力,棉滌比價優(yōu)勢明顯,尤其是粘膠短纖價格對棉花比價優(yōu)勢明顯,喇叭口形態(tài)不斷擴大,為用棉企業(yè)尋求替代原料提供空間。
 


6、國內棉花消費量及庫存分析預測
    需求方面:下游生產情況略有好轉,主要產品如紗、棉布產量同比環(huán)比均現正增長,棉布亦扭 轉同比下滑局面,表明棉花需求有所好轉。但從終端消費情況來看,服裝生產和外銷情況不容樂觀, 服裝產量環(huán)比亦有小幅下降,庫存高企和下游及出口消費不足仍是制約棉花消費回穩(wěn)的不利因素。 此外,從替代產品情況來看,盡管紗線、棉布等產量有所增長,但大量進口棉紗、化纖滌綸等替代品價格優(yōu)勢愈加明顯亦會擠占國內用棉需求,棉花需求或增長緩慢。棉紡織企業(yè)棉花庫存情況:1 月紡織企業(yè)棉花庫存有所增加。庫存增加的主要原因為:1. 1 月 14 日起,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通過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儲備棉競賣交易系統(tǒng)公開競賣方式投放儲備棉。截止 2 月 1 日,累計上市總量1118264.92 噸,累計成交總量 391684.98 噸,成交比例 35.03%。 2. 印度棉大量到港,中國企業(yè)對印度棉的采購力度明顯加大,火爆程度與 10 月份和 11 月份的采購勢頭相當。3. 配額緊張,多數企業(yè)已經用完。據調查,紡織企業(yè)在庫棉花庫存量為 80.13 萬噸,較上月增加 0.84 萬噸。被調查企業(yè)中,40%減少棉花庫存,上月為 45%;33%增加棉花庫存,與上月持平。
 


四、棉花產業(yè)鏈進出口動態(tài)
 
1、棉花進出口月度分析
    從月度進口情況來看,據海關統(tǒng)計,2013 年中國進口棉花 45.8 萬噸,創(chuàng)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這樣 2012/13 年度前 5 個月累計進口棉花 182.9 萬噸,僅低于 2011/12 年度同期的 200 萬噸,顯示中國紡織企業(yè)依然對進口棉情有獨鐘。

    雖然由于國內配額發(fā)放緩慢,國際棉價上漲導致進口貿易商難以用 40%全關稅 方式清關,港口保稅庫積壓庫存開始上升,但預期 3 月收儲結束后,政府可能增發(fā)配額,進口棉集中清關將對國內棉價構成較大的沖擊。


2、紗布進出口月度分析
    據海關總署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 年 12 月,我國進口棉紗 16.75 萬噸,環(huán)比增長 14.92%,同比增長 65.66%;出口棉紗 4.67 萬噸,環(huán)比增長 26.29%,同比增69.38%;凈進口量為 12.08 萬噸,環(huán)比增長11.05%,同比增長 64.27%。據海關總署發(fā)布的歷史數據計算,2012 年 9-12 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 57.74 萬噸,同比增長 58.6%;累計出口棉紗 15.64 萬噸,同比增長 58.2%。2012 年 1-12 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 152.64 萬噸,同比增長 69.18%;累計出口棉紗 43.97 萬噸,同比增長 14.9%。

 

3、服裝家紡進出口月度分析
    從終端產品出口消費情況來看,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雖仍保持正增長,但較之前較快增速已有大幅回落,紡織品服裝出口迅猛增勢已然不再。據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 年 12 月份,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 2549.2 億美元,全年增長 2.8%,其中服裝出口增幅超過紡織品。服裝出口 1591.4 億美元,增長 3.9%,紡織品出口 957.8 億美元,增長 1.2%。12 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再度發(fā)力,當月出口 241 億美元,增長 10.9%,增幅再次攀上兩位數。其中紡織品出口 85.7 億美元,增長 3.3%,服裝出口 155.3 億美元,增長 15.6%。


4、棉花貿易盈利狀況及到港棉成本監(jiān)測
    本月,從美棉到港價(CA-SM)與內盤現貨(CCindex328)價差來看,截止 2013 年 1 月 25 日,1%關稅和滑準稅下價差分別為-3975 元和-3302 元,較 2012 年 12 月 31 日分別大幅縮減 701 元和 637 元。未通關高價外棉進退兩難,目前港口外棉出貨以低價棉花為主,高價棉花銷售處于兩難狀態(tài)。雖然外棉整體相比國內棉花價格更有優(yōu)勢,但大部分到港的未通關的高價棉花銷售仍不順暢,主要原因包括:已拿到配額的企業(yè)采購相當謹慎隨用隨購,整體采購量不大;國內正值拋儲期,企業(yè)選擇余地大,雖然內外價差仍然較大,但若加上高額關稅和配額費用,外棉并不具備明顯優(yōu)勢;多數企業(yè)更青睞已經通關人民幣報價的棉花;市場對于 3 月份收儲結束后棉價走勢仍然保持謹慎。


5、紡織工業(yè)出口現狀及前景分析
    本月國內紡織企業(yè)進口棉比重有所增加。據調查,紡織企業(yè)進口棉比重 47%,較上月增加 0.78 個百分點。被調查企業(yè)中,53%增加進口棉用量,上月為 56%;27%減少進口棉用量,上月為 39%。企業(yè)進口棉比重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歸為:1. 內外高棉價差持續(xù)。2. 受國內新老棉花交替以及棉農積極交儲的影響,棉花現貨市場資源緊缺,所以,企業(yè)將目光轉入了進口棉市場。3. 儲備棉投放以陳棉為主,質量不能滿足部分紡織企業(yè)的需求。紡市預期:1 月的紡織市場行情表現依舊清淡不減,但卻出現了回暖跡象。被調查企業(yè)中,7%對后市抱悲觀態(tài)度,29%抱謹慎悲觀態(tài)度,14%觀望,43%抱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7%抱樂觀態(tài)度。悲觀與謹慎悲觀的主要原因為:1. 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都不太好。2. 下游需求欠佳,資金緊張。3. 棉花價格受政策的影響,市場不好把握。4. 內外棉價差太大,國內紡企沒有國際競爭力。觀望的主要原因為:1. 未來下游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2. 市場起色不大,原料價格難降。樂觀與謹慎樂觀的主要原因為:1. 企業(yè)停限產使得供大于求的狀況得以改善。2. 市場趨于公平,行業(yè)內調整。3. 宏觀環(huán)境漸好,去庫存接近尾聲。4. 經濟復蘇,內需增加。

 

五、金融數據
 
1、跨期套利分析
    截止到 2 月 22 日,鄭棉與現貨價差回落至 584 元/噸,期現價差短期震蕩;棉紗指數連續(xù)上漲,而進口棉沖高小幅回落, KC32S 指數與進口棉折棉紗成本價差擴大,美棉種植面積大幅下滑利多外棉,該價差將延續(xù)回落。ICE 期棉5 月合約報收于 83.14 美分/磅,同期鄭棉 5 合約報收于 19940 元/噸,鄭棉 1305 合約-ICE1305 合約價差擴大至 8416元/噸。

2、美棉期價及持倉
    截止到 2013 年 1 月 23 日,CFTC 基金多頭持倉 79189 手,較上月增加 10858 手,空頭持倉 23115 手,較上月減少5926 手,凈持倉由凈多 39290 手增加至 56074 手。從持倉來看,凈多單大幅增加,基金做多意愿強烈。美國期棉周一(1 月 28 日)恢復漲勢而收高,上周五在連漲七個交易日后漲勢暫穩(wěn),29 日收高是因投機性買盤持續(xù)抵消商業(yè)對沖賣盤洲際交易所(ICE)交易主力 3 月期約結算價上揚 0.53 美分,或 0.65%,報每磅 81.05 美分,29日稍早曾升至 81.38 美分的高位。期棉價格在高位居穩(wěn),連續(xù)第四個交易日收于 80 美分心理關口上方。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周 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投機客建立了 2010 年 11 月以來最多的凈多頭部位。期棉價格上周四升至 84美分后,上周五的價格回調已在預料之中.多數經紀商一致認為市場呈超買狀態(tài)。盡管如此,7 月期約今日收盤時仍穩(wěn)居于 80.97 美分,高于上周五的 80.4 美分。對沖基金等投機客正在買入期棉,預計全球最大紡織品市場--中國需求依舊強勁,而且今年美國農戶播種量較少。他們預計這些因素將幫助消化料將創(chuàng)紀錄高位的庫存.全球截至 7 月的棉花庫存預計將超過 8,000 萬包。
 
六、宏觀熱點數據解讀
 
1、 國內 PMI、CPI 走勢及解讀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3 年 12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 2.5%。其中,城市上漲 2.5%,農村上漲 2.5%;食品價格上漲 4.2%,非食品價格上漲 1.7%;消費品價格上漲 2.5%,服務項目價格上漲 2.5%。2012 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 2.6%。12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huán)比上漲 0.8%。其中,城市上漲 0.8%,農村上漲 0.9%;食品價格上漲 2.4%,非食品價格持平(漲跌幅度為 0);消費品價格上漲 1.1%,服務項目價格持平。
    從構成 CPI 的分類數據來看,衣著價格同比上漲 1.9%。其中,服裝價格上漲 2.0%,鞋類價格上漲 1.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上漲 1.7%。其中,家庭服務加工維修服務價格上漲 9.5%,耐用消費品價格上漲 0.3%。從先行指數 PMI 來看,由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fā)布的報告顯示,12 月中國制造業(yè) PMI 為 50.6%,與上月持平,PMI 連續(xù)三個月站穩(wěn)在 50%警戒線水平之上,經濟溫和回穩(wěn)態(tài)勢確立。分行業(yè)來看,紡織業(yè)和服裝服飾業(yè) 12 月 PMI 走勢各異,其中紡織業(yè) PMI 降幅明顯,且明顯低于 50%榮枯警戒線,其生產、新訂單和采購等指標繼續(xù)下調且均低于 50%,顯示紡織業(yè)發(fā)展勢頭有所減弱。
    由于 1 月處于春節(jié)前夕,預計采購年貨的需求將繼續(xù)拉動 CPI 上行;從外圍環(huán)境來看,近期大宗商品普遍出現了一定的上漲,這將在后續(xù)影響到中國的進口價格成本,為中國引入輸入性通脹。所以預計 1 月 CPI 將會延續(xù)目前的回升態(tài)勢。從構成 PMI 的分項指標來看,構成 PMI 的需求、采購、庫存指標呈回升態(tài)勢,而生產仍小幅回落,顯示經濟復蘇勢頭仍然偏弱。


2、美元、原油價格走勢及美國就業(yè)數據
    受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樂觀情緒推動,紐約油價 28 日繼續(xù)上漲。美國商務部當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運輸設備訂貨大增推動,去年 12 月份美國工廠耐用品訂貨環(huán)比上升 4.6%,增幅超過市場預期,也遠高于此前一個月 0.7%的增幅。 但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當天的報告顯示,去年 12 月份美國舊房銷售簽約指數從前一個月的高點滑落,不及市場預期,限制了油價的漲幅。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2 月份美國失業(yè)率為 7.8%,與上月持平,美國非農人口增加 15.5 萬個就業(yè)崗位,其中就業(yè)崗位主要來自衛(wèi)生保健、食品服務、建筑業(yè)和制造業(yè)等行業(yè)。自經濟危機以來,美國失業(yè)率一度攀升至09 年 10 月 10%的高位,至 2012 年底恢復至 7.8%的水平,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失業(yè)狀況正在緩慢改善。與此同時,“財政懸崖”問題也在國會最后時刻達成解決方案,避免了“財政懸崖”危機的爆發(fā),化解其對全球經濟深陷衰退的
威脅。


    近期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數據總體向好,市場對全球前兩大石油消費國經濟狀況的樂觀態(tài)度,為油價提供支撐,截至上周,紐約油價連續(xù)第七周上漲。當天收盤, 紐約商品交易所 3 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 56 美分,收于每桶 96.44 美元,漲 幅為 0.58%。3 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油價小幅上漲,報每桶 113.48 美元,上漲 20 美分, 漲幅為0.18%。

3、國內棉花收儲方面簡要分析
 
    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yè)技術體系于 2013 年 1 月調查了包括川、湘、鄂、贛、皖、蘇、冀、魯、豫、津、秦、晉、新、甘、遼和吉 16 個省市區(qū) 117 個定點縣、2865 個定點農戶,發(fā)布了 2013 年植棉意向報告。報告顯示,2013 年全國植棉意向呈減少趨勢,同比 2012 年減少 4.4%。美國棉花總會 NCC 近期在孟菲斯舉行的第 30 屆年度會議上發(fā)布了 2013年初步植棉意向報告,預計 2013 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為 901 萬英畝,較 2012 年大幅下降 26.8%。中儲棉花信息中心 2 月 25 日晚間發(fā)布公告稱,截至 2 月 25 日,2012/13 年度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已經累計收購臨時收儲棉花 618.32 萬噸,其中掛牌累計收儲量增加到 448.68 萬噸,骨干企業(yè)大合同累計收儲量增加到 169.64 萬噸。公告稱,掛牌累計收儲量中,內地收儲了 196.74 萬噸,新疆收儲了 251.93 萬噸。其中 2 月 25 日實際掛牌收儲 30080噸,其中內地成交 26280 噸,新疆成交 3800 噸。同時 2 月 25 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計劃掛牌出庫銷售儲備棉 8.01萬噸,實際成交 1.49 萬噸,包括國產棉 1.37 萬噸,進口棉 0.11 萬噸;加權平均成交價 18760 元/噸,折 328 級成交價為 19093 元/噸(公重),較當日代表內地 328 級棉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 B 指數低 202 元。截止 2 月 25 日,儲備棉投放已經累計成交 53.28 萬噸。據統(tǒng)計局 2 月 22 日發(fā)布的《201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2012 年我國棉花產量 684 萬噸,同比增 3.8%;紗產量 2984 萬噸,增 9.8%;布產量 841 億米,增 3.3%;化纖產量 3800 萬噸,增 12.1%。國內服裝類零售增長 17.7%;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 958 億美元,增 1.2%;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 1591 億美元,增 3.9%。

4、各國棉花動態(tài)
    美國中南棉區(qū)天氣回歸晴暖,白天溫度約 20 攝氏度;東南棉區(qū)北卡羅萊納軋花工作接近尾聲,南卡羅萊納及佐治亞軋花廠繼續(xù)作業(yè);西南棉區(qū)德州本周前期干燥多風,當地旱情進一步加重。近一周,巴基斯坦國內籽棉收購進度緩慢,即將進入 2 月底,信德省早種區(qū)棉農開始平整土地為春播做準備。但當地目前氣溫仍偏低,不利于立即盡心新花播種。預計巴本年度新花總產約 1300 萬包(221 萬噸)。巴國內棉價堅挺,高等級新花軋花廠提貨價最高至 6600 盧比/maund(約 82.00 美分/磅),較年度低價高出 1300盧比(14 美分);市場平均價格約 6000 盧比/maund,折 74.55 美分/磅。市場上資源搶手,紡企采購仍舊謹慎。據統(tǒng)計,巴 1 月份進口棉花 8.3 萬噸,本年度累計進口量約 18.2 萬噸。2 月 19 日,印度商業(yè)部、農業(yè)部及紡織部聯合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維持現有的棉花出口政策不變。在會議發(fā)布的官方文件中表示,印度目前棉花市場運行良好,包括國內棉花供應、價格及出口量, 短期內沒有限制棉花出口的計劃。但是,三個部門密切監(jiān)測棉花行業(yè)動態(tài),一旦需要,他們將召開另一個會議進行商討。
 

七、棉市行情展望:以捕捉中短線機會為主
 
    從季節(jié)性規(guī)律看,2 月棉價慣性上漲概率比較大,但在收儲臨近結束,國內庫存高企的背景下大幅上漲的概率相對較小,20000-21000 料將有較大壓力。2 月或將出現年內相對高點。屆時可根據盤面把握平多翻空的機會。因拋儲價格為 19000,收儲價格為 20400,因此棉價波動區(qū)間相對有限,操作上主要以捕捉中短線機會為主。對于美棉而言,后市依然看漲,若能突破 84 美分,則上方目標 85-90 美分。受美聯儲可能提前結束 QE 和我國政府 3 月份起可能拋儲部分新棉并允許其進入流通市場的雙重影響,節(jié)后一周鄭棉價格沖高回落,市場資金持續(xù)流出,整體維持平行整理。目前市場對 3 月份以后拋儲新棉預期較強,鄭棉 1309 后市難樂觀。建議空單持有,逢高加倉做空。

友情鏈接:
關于中期 客服中心 公司信息披露 聯系我們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青島營業(yè)部 魯ICP備17011872號-2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qū)山東路22號 金孚大廈B座9層
電話:0532-85778570 傳真:0532-85778590 手機:15866832008 張經理
更多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